日前召開的“儲能國際峰會2012”上,我國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問題被重點探討,有專家認為,這個問題還將在會后持續發酵。
然而,即便是在理論層面,近年來,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在國內的研究也可以用冷清來形容:相關文獻為數不多,研究進展極其緩慢;研究多停留于文獻梳理上,缺乏高質量的研究成果;更令人憂心的是,記者采訪中發現,該領域的國內專家紛紛轉變了研究方向,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研究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已經少有學者關注。
至于實踐層面,受訪專家們異口同聲:“當前我國基本上沒有電力輔助服務市場。”作為電力市場改革的目標之一,加快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進而構建符合國情的、統一開放的電力市場體系,制定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電價機制與政策,對保證國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早在年初的“電力監管工作會議”上,國家電監會主席吳新雄強調:“進一步推進輔助服務補償及運行管理考核機制的試運行。”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問題呼喚關注與破題。
任重道遠
“我國電力體制改革之后,雖然已經實現了廠網分開,但是很多重要的水電廠以及專門從事電力輔助服務的抽水蓄能電廠都留在了電網內。因此,電力輔助服務主要還不是靠市場,而是靠電網企業的運行和管理。當然,發電企業的電力輔助服務在某種意義上還是存在的,但也還不夠規范。”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對記者表示。
輔助服務是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的基本保障,沒有調頻、調壓等輔助服務,電力系統的安全就無從談起。而無償提供輔助服務的模式很難從機制上確保系統得到充足的輔助服務。
與我國電力體制市場化改革方向一致,2004年出臺的 《東北區域電網發電企業輔助服務補償暫行辦法》對探索建立我國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具有重要意義。
2006年11月,國家電監會頒布了《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規定》和《并網發電廠輔助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后者依據《電力監管條例》,特指并網發電廠所提供的輔助服務,規定一次調頻、自動發電控制(AGC)、調峰、無功調節、備用、黑啟動服務等均屬于輔助服務范疇,并對輔助服務進行了有償和無償的劃分。
2009年1月,國家電監會經過兩年的調研醞釀,印發了《并網發電廠輔助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和《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規定》(簡稱“兩個細則”),隨后,西北、華北、東北、南方、華東、華中大部分地區“兩個細則”陸續得到批復并進入模擬運行和試運行。
華北電力大學能源與電力經濟研究咨詢中心主任曾鳴多年來苦心孤詣,致力于電力輔助服務研究,他告訴記者:“一些地區在一些特定時間(沒有堅持下來),采用了一些初步的輔助服務市場的做法,例如調峰發電被給予了一點補貼,抽水蓄能電站的容量補貼等。但是,與真正的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的要求還相距甚遠。”“道理很簡單,要想建立規范的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必須先要有規范的電力市場。沒有規范的電力市場,電力輔助服務的市場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張博庭一語中的。
曾鳴進一步介紹說,電能交易市場如果沒有配套的輔助服務市場,是不可能高效運行的,或者說,電力市場是沒有可持續性的。一般情況下,應該能夠同時設計、相互協調,同時進入運行。當然,也可能受到各方面的約束,電能交易市場會提前,之后再考慮輔助服務市場。但是,“對于我國而言,由于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并網已經迫在眉睫,因此輔助服務市場的建設與盡快運營更是迫在眉睫”。
當務之急
以往,電力系統依靠對傳統發電設備的調度,跟蹤電力負荷的變化,實現實時電力平衡。隨著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未來電力系統僅僅依靠對電源的調度和控制無法保證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上網,還必須借助智能電網和市場機制使分布式電源和電力用戶自愿參與到實時電力平衡中來。“當前的主要困難是有功市場并沒有開展,所以,輔助服務難以單獨形成所謂的市場。現在,電力系統的核心重點還是電力系統的建設與安全,市場的概念還不吸引人。輔助服務最核心的問題是確定補償機制,而這個課題非常難,需要多年研究積累才可能編制出良好的方案。但糟糕的是,現在少有學者關注這個課題。”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甘德強教授曾多年研究電力輔助服務,他對記者坦言,“很多機組不愿意參加輔助服務,除非得到合適的補償,但是,合適的補償很難計算。”曾鳴教授指出,我國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面臨三大問題:一是考核、補償力度小;二是風電和自備電廠未納入考核范圍;三是水電提供調峰輔助服務沒有市場化。他同樣提到了研究的難度,他認為,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應與電力市場建設協調設計,促進市場總體效率最大化,而這個問題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多個專題研究論證。
他表示,現在最根本的問題在于輔助服務不是市場價格機制,輔助服務的提供者、提供方式、交易規則、費用標準、支付與結算方式等等問題都還沒有進行系統深入的分 析論證,而輔助服務市場滯后狀況必然使得電力交易市場也無法向前推進。
目前的考核和補償機制,還無法兼顧不同電廠提供輔助服務的成本差異,無法區別輔助服務質量的差異,無法有效地激勵并網電廠提供輔助服務的積極性,迫切需要一套更完善的輔助服務評價機制,來引導并網電廠提供優質輔助服務,因此,輔助服務的補償和考核機制的配套政策研究成為當務之急。
“當前我國尚不具備全面實施輔助服務市場的基本條件。這些基本條件要依靠政府通過政策、法規、標準、規則的制定與實施以及管理體制的重構,特別是電力工業管理體制的重構才能夠逐步實現。有了這些基本條件才能夠實施輔助服務市場,這是國際經驗和教訓。”曾鳴強調。
出處:《 www.025ss.cn 》 日期: 2012/7/4